10月27日,全市公务员平时考核推进会召开。黄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飞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考核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的重要要求,站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平时考核的极端重要性,要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抓好平时考核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政治责任,作为推动干部考核法规制度落地的具体行动,真正把平时考核抓紧抓好。会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毛红志以《用“三镜”促“三化” 抓实公务员平时考核》为主题作交流发言,介绍了蕲春县平时考核顶层设计、分类管理、结果运用等方面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蕲春县立足县域实际,着眼长远实效,按照“重在平时、考在日常”的要求,坚持“三措并举”,用好“三面镜子”,扎实推动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实效化,激励广大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用好顶层设计“透视镜”
压实责任,确保考核科学化
一是系统谋在先。出台了《蕲春县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干部平时考核工作提示》等文件,明确考核范围周期、内容指标、方法程序、等次标准、结果运用、监督检查等内容,为全县各单位就如何抓好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二是试点强示范。立足“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定位,结合工作实际,选定1个乡镇和1个县直单位作为联系点,全程跟踪指导完善考核指标、细化考核流程、创新日常管理、动态改进完善,探索不同类型的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样板”。三是层层压责任。召开全县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推进会,开展经验交流、座谈研讨、专题培训、检查督办,邀请市委组织部相关科室负责人专题辅导公务员管理工作,确保全县考核主体单位分清考核重点,明确考核任务,实现全县考核工作整体推进。明确要求各单位考核工作由一名班子成员主抓、机关考核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推进的工作机制。
用好分类指标“显微镜”
精准照“相”,确保考核精细化
一是分类考核,解决“考人难”问题。做好考核对象分类区分,将所有公务员分为领导班子正职和副职、中层干部正职和副职、一般公务员五个层次,分级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依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将机关划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窗口服务类、行政权力类和园区类等类别,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对全县公务员实现了应评人员全覆盖,考核结果入档入册全覆盖“两个全覆盖”。截止7月底,全县共有4531人次参与两个季度平时考核,1601人次取得“好”等次。二是细化指标,解决“量化难”的问题。制定《机关工作人员平时考核评价表》,细化“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20项标准,对平时表现进行量化评价;采取个人实绩晾晒、测评会上述职、考评小组查阅、全员参与互评“一晒二述三查四评”的形式,对平时表现进行全面考评;制定《机关工作人员平时考核指标及工作实绩公示清单》,对平时表现进行实绩公示。三是改进方法,解决“操作难”的问题。探索推行“督考一体化”考人督事考核模式,创新贴身考核、跟进考核和全程考核方式,以“周记实、月考核、季审定”为基本模式,公务员每周简要记录,主管领导每月提出等次建议,机关每季度审定各季度等次;以个人小结、领导评鉴、结果反馈为基本步骤,公务员书面或口头小结,主管领导综合群众评价等作出评鉴并反馈。
用好结果运用“望远镜”
畅通出“路”,确保考核实效化
一是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当年平时考核连续四季度为“好”等次的,直接评为年度“优秀”;当年平时考核结果一般、较差等次累计次数超过一半的,年度考核原则上应当确定为基本称职或者不称职等次;当年平时考核结果均为较差等次的,年度考核可以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避免年度考核“一锤定音”。对平时考核开展情况好的16个单位,提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对133名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的记三等功一次。二是以“平时考核+奖励任用”强化考核激励作用。对平时考核一贯优秀、排名靠前的公务员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截止8月底,全县运用平时考核结果晋升职级248人次;从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应急处突、疫情防控等“六个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提拔重用62名表现突出的干部,对16位在征迁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及时晋升职级,让“干得好”的“用得好”。三是以“平时考核+日常管理”促进考核结果转化。通过平时考核评分结果,及时发现公务员在思想、能力和作风上存在的问题,采取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帮助改进提高。对平时考核分值一贯较高的公务员及时表扬,并总结经验、组织学习,推动学习型公务员队伍建设。选树平时表现优秀的11名公务员先进典型,召开“红心永向党、向党讲初心”先进事迹报告会,先进事迹被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用身边先进典型教育党员干部。